尋日同另一個行家傾計,大家對行內充斥劣幣既故事都好苦惱。投資者雖然係出錢個個,但無左公司本身創造價值既能力,投資者亦唔會有機會得到回報。
可惜既係,行內因為劣幣,投資者經常被當成公司既對立面,但其實真正既早期投資,大家係坐係同一條船。
有投資者不顧專業操守轉發初創資料比競爭者、甚至自立一間,有人「圍威喂」一齊㩒低公司估值、或者大聲夾惡要求過多既股份,連同初創公司用唔同方法去推高估值亦有。
搵投資者既過程,我地叫Fundraising。一間公司係唔同情況下都可以選擇fundraise,例如初期建立產品既資金、擴充規模等等。
建立公司既時候founder擁有100%股權,而fundraise就係以股換錢(say本身100張股票,發行新股20張,你就會由100%變做100/120=83%)。
Fundraise痛苦既事有好多,搵20個投資者可能要接受被「say no」 15次,中間遇到壞心腸既人又要承受比人跣風險。到搵到啲有興趣既,又可能要解決大家都唔想做投先個個,就好似你搞gathering,呀A問「有邊個都去呀?」,呀B又問「呀A去唔去呀?」。湊夠數,又要傾terms(條款,唔詳講lu講完盞大家眼訓)。而fundraise公司同投資者可能只係見2-10次面,唔少投資者都會墮入好sell得但產品其實唔得既陷阱,或者係公司founder太technical,唔識表達而錯失機會。
咁痛苦,唔fundraise得唔得呀?
絕對得,值得加許添。用一個唔fundraise既心態去諗你盤生意,即係話你必需賺到錢去支持公司行落去。有唔少公司靠住一把口去fundraise,到頭來賺錢條數都未計好,就會有遲早爆煲既局面。相反,公司做得好,吸引到客戶之餘都會吸引到投資者。
Fundraising係商業世界入面被神化,新聞上面億億聲,估值(=公司值幾錢)好似年年翻幾倍咁。金錢只係價值既proxy而唔係價值本身。本末倒置創造出金錢但無創造價值,金錢咪好似WeWork咁化為幻影。
之前整過啲bite-size infographic,比一啲完全唔識但又想做startup既人睇。哩個page亦都係希望比多啲行外人睇,盡量簡化好多terms/ detail。如果有唔明歡迎inbox/ 留言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