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科技成份股大家都話,無香港嘅startup可以上到神枱。但其實香港起步遲,係近年先有unicorn,大多都係2013、14到成立。如果後期資金充足,早上市未必是好事。其實美國絕大部份科技公司平均都要等11年才上市。香港出名PE多,絕對可以支撐unicorn多幾年,只差在unicorn的商業模式是否真的可以支撐收入、展現到無限潛能。
近來和朋友談起香港人不知道甚麼是Saas,大行中分析股票、做research的朋友也只懂FAANG,做Big 4的用傳統financial model分析Tesla、問到底如何支撐那高企的股價。對啊,年年蝕錢卻比S&P高出25%。
科技股,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?
投資解密:科技股還只看FAANG,太落後了。美國新的科技股如何分析?年年蝕錢卻比S&P高出25%?到底是否科技泡沬?
https://prime.fortuneinsight.com/web/posts/489574
下一次初創解密比較下Saas/ 軟件系統公司的毛利(margin)。
-
拿,中國科技股又係另一個故事。買中國科技股要小心,過度融資、擴充是通病,上完市再各出奇招、財技去造bottom-line。香港走不了這條路,也不會走這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