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身寫了一篇poker與board game的距離,思前想後一直不太有衝動去post(衝動乃是咁的文章的主要來源...)。今天發現更貼切的形容,重新寫了一篇。
「踝跑」但最後成功bluff贏對方,應該是poker最刺激的一環 — “If You Can't Beat Them, Bluff Them”。
玩poker,起手牌好,也要配合派牌的「未知之數」。每一次下注,付出的多了,收手也就更難。玩多一兩次,靠手氣倒不如練習「踝跑」,著重的是技巧。想一想,也真像初創和營銷。每個團隊都認為自己是未被發掘的馬雲,做落發現錢還不是可以隨手拈來的,但付出了時間、精力,也就不想離場而去。
見投資者,「我有3張LOI(letter of intent)了」、「我在東南亞已有客源」,見客戶,「我們的產品完全乎合你需求」、「加一兩個features不是問題」。贏到contract當下當然興奮,事後卻有種「踝跑」的空虛:「東南亞真的要去開拓了」、「唉,還要說服另一部門幫手做好客戶要求」。
「踝跑」真是我一生也學不會的事。先投入付出,產品做好了,自然有人來。然而,初創面對的問題就是「錢從何來」,沒有錢,哪有產品?沒有營銷,哪有客源?所有事情的誕生總是一片混亂的,嬰兒不也浴血出生嗎?
百貨應百客,做生意不能單靠「踝跑」,也不能默默等幸運之神。各人解決方法不同,有人練習銷售技巧(還記得某founder桌上貼張「I am sales!」的memo)、有人專找「Fool」課金,或是找個互補的founder。遊戲一日未跑贏,一日也不知道誰在「踝跑」。不過與poker無異,交手數回,看人也能看出個一二。
——
拖大家好耐嘅poker post係到喇 T_T
各位poker大大手下留情
#每人都有一大堆道理
#還是僅記子非魚
#做好自己吧
#每日問題一大堆